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体系 推进我国信息通信技术服务贸易健康发展的创新思路 发布时间: 2021-04-11 17:49 点击:
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体系 推进我国信息通信技术服务贸易健康发展的创新思路
实施精准有效的服务贸易战略是以低成本获取全球先进信息技术,提升我国ICT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要注重发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综合作用,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继续发挥技术进出口的重要作用,尤其要针对核心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未来技术等加强全球开放创新合作。
(一)围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布局创新链,构建合作共赢的开放创新体系
实践证明,市场是企业创新的不竭动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开放合作创新是全球ICT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时期,拥有庞大的产业体系和近14亿人口的消费群体,为世界先进的信息技术提供了规模化应用的大市场,同时也为我国与美欧发达经济体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价值链,降低“脱钩”和“断链”风险提供了基础,因此,要继续发挥“市场换技术”的优势,提高开放合作创新水平。
一要继续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
打造更佳营商环境,吸引全球ICT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数据中心等落户,鼓励更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领域外商投资。鼓励外资参与国家ICT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建立技术研发成果共享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加强与驻华代表团、商会及其他驻华机构的联络沟通,宣介我国投资环境、增信释疑。
二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加强国家间和国际组织的ICT产业合作发展规划对接,特别要加强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在信息技术基础研究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专利、规则、标准等领域合作,加强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和人员交流,建立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框架,积极参与区域和国际组织的技术交流活动,增强国际话语权。发挥ICT行业协会、信息技术产业联盟的平台作用,在国际合作研发、行业规则和标准制定方面发挥领导力,为我国ICT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创造更好的准入条件和运营环境。
三要完善国内企业技术开放合作创新体系。
支持龙头企业承担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实力强、技术优势明显、产业化程度高的ICT企业,鼓励企业进行全球知识产权布局和使用先进技术进行海外投资。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的服务体系建设,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网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加大减免房租、政府奖补力度。探索技术与金融结合的新途径,发挥政府引导资金、产业基金的引导性作用,带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社会资本进入信息技术领域。完善政府采购政策,推动新的信息技术研发应用。
(二)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技术攻关体制,提高核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ICT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事关国家产业和经济发展与安全的命脉,也是决定ICT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键。从技术引进规律看,当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到一个较高水平时,通过购买方式实现技术升级的效应相对减弱,一是可获得技术减少,二是由于技术竞争导致国外对新技术封锁的可能性增强。更重要的是,核心关键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多数是“买不来的”。为此,一要强化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实施ICT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计划,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战略制高点。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以重大技术攻关为主线,强化前沿性、基础性数字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加大对芯片、系统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移动通信、量子通信、卫星定位、5G等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高起点建设国际一流信息技术研发机构,加强省级以上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促进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应用推广。二要夯实信息技术创新基础。围绕数据科学理论体系、大数据计算系统等重大基础研究布局,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三要完善成果转化支持政策。以政府为主导,建立ICT创新体系供需双方对接机制和深度合作机制,搭建ICT企业、行业和用户的平台,为信息技术在各行业渗透提供应用场景,实现技术与产业的“无缝连接”。
(三)以推动国际服务外包为重点,促进ICT服务出口,加速ICT企业技术积累
承接国际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是提升我国ICT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扩大软件出口的主要途径之一,应进一步加大政策促进力度。一是促进信息技术离岸外包价值链升级。鼓励软件与信息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服务含量和附加值,承接整体解决方案等高端业务能力,加快软件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云外包、众包等跨境服务和交付模式创新,支持软件企业通过合资、并购、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等方式掌握国际前沿技术。二是不断拓展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空间。一方面要继续稳固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信息技术外包市场,严格对发包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软件质量认证的国际化标准能力建设,加强规则标准合作;另一方面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装备制造合作为牵引推动信息技术外包合作,带动运营服务、技术标准等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统筹规划全球海底光缆和跨境陆缆布局,通过建设“数字丝路”搭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信息技术合作平台。推动接包与发包并举,在技术出口的同时,输出标准、品牌和服务。三是推动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城市、国家数字服务出口示范基地等载体建设,针对ICT开放合作创新的机制、环境和模式,服务外包模式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及时推广复制先进经验。四是充分挖掘中西部地区服务外包潜力。加强中西部网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发展的机制,提高中西部ICT产业和贸易水平。五是完善ICT服务出口政策。加强财税、融资及出口退税、贴息等政策支持力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基础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投入。
(四)促进信息技术引进方式更加多元化
我国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专利大国,尤其在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已经具有世界领先技术,一些企业已经拥有大量专利技术积累,为“技术换技术”提供了筹码。为此,一要扩大专利交叉许可等技术进口方式的使用。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在发达国家企业之间广泛运用,其实现的基本前提是企业之间的技术处于基本对等状态,拥有彼此需要的重要专利技术。如腾讯与谷歌使用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双方基本可以无偿使用对方专利。应引导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使用这些方式获得国外技术资源,同时通过签署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二是实施专利网战略换取核心技术。专利网战略又称外围专利战略,是指企业围绕基本专利技术开发与之配套的外围技术以获取专利权的一种战略,企业在不具备研发核心技术和创立基本专利的条件时通常采取专利网战略,在对方的基本专利周围创立新的配套专利技术形成包围圈,迫使对方在实施基本专利时无法绕开外围专利技术,从而达到实施专利交叉许可的目的,以获取竞争对手的基本专利。三是继续扩大合资、并购、参股、控股等开放合作创新方式获得核心关键技术,尤其要发挥民营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优势,以技术优势带动产业链整体“走出去”。
(五)进一步拓展信息技术引进市场来源
目前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大技术贸易对象国,尤其在芯片、系统软件等核心关键技术方面我国具有高度依赖性,要继续深化双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相互依存关系,加强ICT领域的研发合作。但也必须看到,美国“脱钩”论和技术封锁的态势正在蔓延,应进一步拓展技术来源渠道。一是加强与欧盟、英国等欧洲经济体在ICT领域的创新合作,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国家高层对话机制,积极推动双边投资贸易协定,为加强与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芬兰、爱尔兰等国家的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合作提供制度环境,加强ICT领域的产品、服务、标准、规则对接,深化5G领域的合作。二是加强与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等亚洲区域的信息技术交流合作,在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框架下建立创新合作长效机制。三是加强与俄罗斯、以色列的技术合作。
(六)完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要健全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渠道,探索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用”新模式,切实提升人才素质和专业能力。鼓励根据市场需求优化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学科设置,探索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会等产学研协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育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紧缺人才,形成一批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创新型与实用型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完善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国外尖端人才,尤其是技术团队到国内创业发展,政府应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奖补资金、融资担保、知识产权保护及安居乐业的环境。
中鸿认证服务 www.cnqr.org 1998年至今 直办非中介 全国接单 远程或就近安排审核
系统集成资质CS/ITSS/CCRC/DCMM认证ISO三体系售后服务/诚信认证,软件CMMI评估,互联网ISO27001/ISO27701/ISO20000认证,食品HACCP/ISO22000/BRC/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汽车16949认证,军工三证,实验室CMA/CNAS/10012,社会责任SA8000/ISO26000,医疗器械13485,知产贯标/能源体系/业务连续性等,产品认证(3C/绿色产品/十环)各类AAA信用评级等等,详见空间。
1.诚聘专兼职审核员(全国),专职咨询老师(成都),专职市场专员 年薪10-35万
2.全国诚招ISO认证代理人(免费),转发信息即佣金。免费培训。
3.本年度ISO内审员免费培训开始了,每月免费名额有限,从速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