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认证认可新闻 >
ISO质量认证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中国国际认证认可实现零的突破 发布时间: 2017-03-16 15:08 点击:
ISO质量认证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中国国际认证认可实现零的突破
2017年3月1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质量提升”为主题举行记者会。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对假冒伪劣多的重点地区实行区域整治
如何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树平介绍,具体有三句话:“找准着力点,牵住牛鼻子,打好组合拳。”
“找准着力点”是抓住各地主打产业、主打产品提升质量,今年再抓10类大家关注的消费品来提升质量。“牵住牛鼻子”就是抓住标准、提升标准,实施标准提档升级。“打好组合拳”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充分运用各种质量方法手段提升质量。“国货因质量而强盛,国家因质量而强盛,让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那就是质量时代的到来。”
他介绍,我们将对一些产品生产集中、假冒伪劣又多的重点地区实行区域整治,甚至搞集中整治、挂牌督办。必要的时候,可以约谈当地的负责人,并亮黄牌、曝光。同时还要培育一批真正叫得响、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中国品牌,打出“金字招牌”,把老百姓质量获得感搞得满满的,把国货形象树得高高的。
 
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不足1%
有记者问,我国质量技术基础目前建设状况如何?支树平解释,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国际通行概念,包括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在这方面,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统一集中的行政管理体系、比较完备的技术体系。
他同时承认,和国际先进水平比,我们的差距还比较明显。比如计量,我国被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在国际上排到第四位,但仅为排名第一位的美国的53%。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才刚刚接近1%。认证认可刚实现新的突破,发光二极管(LED)认证是首个由我国引领制定的国际认证制度。
支树平表示,实际上,质量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质量技术基础的差距。现代生产条件下,抓质量不是说管严点、管细点就能搞上去,必须从质量技术基础抓起。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要和交通、通讯、水利、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一样,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加快建设。“哪一天中国质量技术基础上去了,中国的质量就上去了。”
 
进口食品监管源头伸至境外
如何保障我国进口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支树平介绍,质检总局现在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覆盖“进口前、进口时、进口后”三个环节全过程监管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第一,进口前的源头监管。对境外要进到中国的企业实行注册,对进出口商进行备案,还要求附出口国家(地区)的官方证书,把监管的源头伸到境外。现在已经有178个国家和地区、8大类2000多种进口食品获得准入。对89个国家和地区共16000多家食品企业实行注册,对12万多家境外出口商和3万多家境内进口商实施了备案。
第二,严格进口时检验检疫。进口食品到了口岸要进行现场查验,要抽检送实验室检验。对不合格的食品,该销毁的销毁,该退运的退运。
第三,严格进口后监管。建立食品进口销售记录平台,仅2016年就已经录入了55.9万多条信息,将352家境内外企业列入不良记录企业名单。
 
正研究“海淘”产品是否纳入货物管理
关于如何保障网购产品质量,支树平特别提到了监管难度较大的“海淘”产品。他说,跨境电商的监管,首先要看属性,现在是作为个人自用物品进行监管,主要是实施检疫,重点看有没有疫情疫病、有害生物传入风险。产品质量由购买的个人自己负责。
他说,如果下一步纳入货物管理,就要从市场准入到生产注册许可、进口检验等,按货物来监管。在国务院批准的过渡期内,目前依然按个人自用物品管理。下一步怎么管,还在研究。